第十四課:隱私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我的一位內向朋友擁有一棟位於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的非常小且極舊的房子。我非常喜愛這座房子。原始的木地板吱吱作響,窗戶則是由鉛玻璃製成,以其美麗、朦朧卻同時大量散失熱量而著稱。在她那個帶有農舍風格的大型廚房水槽上方,懸掛著一塊她在州集市上購得的手繪牌子,上面寫著:「家就是那些混蛋不在的地方。」
對許多人來說,讓一座房子成為家的關鍵在於它能成為一個可以避難的安全港,尤其是當家中至少有一個房間能夠屬於自己時。家是一個讓我們脫離他人窺視、拋開日常壓力、展現真實自我的隱私空間。
這種獨處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我們在外總是戴著面具,這並非因為我們本質上是騙子,而是因為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需要根據環境和與之互動的人,展現出略有不同的自己。你在工作時與在朋友間的自己會略有差異;在家人面前與戀人相處時也會有所不同;與完全陌生人相比,你在與泛泛之交相處時亦會顯得有所區別。
獨處能讓我們從這一切中獲得片刻喘息。獨處能夠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滋養,因為它給予我們放鬆、重整旗鼓和反思生活事件的機會。這是一個自我內省與自我發現的契機,進而使我們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心理狀態也會因此改善。無論是在房間裡、車中,或是在散步時獨自度過的時光,都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提升我們的專注力和生產力,讓我們重新接觸真正的自己,並賦予我們建立健康界限和促進正向人際關係的能力。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臨床教授伊萊亞斯‧阿布賈烏德博士指出:「研究顯示,隱私能調節一些重要的心理需求,例如給予人們一個全新開始、從挫折中恢復以及達到情感宣洩的能力。」一週中如果你無法為自己劃出一段私密時光,就可能產生不安全感、脆弱和無力感,這些都可能導致焦慮、憂鬱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
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值全球面臨孤獨危機。人類本就是社交動物,我們天生渴望與他人互動。長時間的孤立與脫節對我們的心理可能是毀滅性的。眾所周知,我們個人關係的質量對整體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而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可以輕鬆逃入那些帶來溫暖和多巴胺釋放的屏幕中,這也成為一個日益普遍的問題。
然而,全球也正面臨著隱私危機。醫學界已經敲響警鐘。像阿布賈烏德博士這樣的醫師和研究者認為,網路隱私侵犯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經如此嚴重,以至於應被視為公共衛生優先事項。「我們經常與病患進行有關疾病、創傷和恢復心理健康策略的教育,其中也包括網路隱私問題。」這些臨床醫生正倡導將基本隱私權作為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種手段。
毫不含糊地說:劃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是醫生們極力希望你做到的事。
如何談論隱私對心理健康的益處: *隱私能讓我們暫時擺脫社交互動的負擔,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它提供了一個放鬆、重整和反思日常生活事件的機會,同時也是自我內省與發現的契機,從而促進對自我更深的理解與心理健康的提升。 無論是在房間裡、車中,或是在散步時獨自度過,都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並提高專注力和生產力。這使我們感受到個人自主權,從而能夠與他人建立健康界限並促進正向的人際關係。
如何通過隱私保護你的心理健康: 不要猶豫向他人表達你需要劃出一段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有些人可能會感到被冒犯,但這是一個普遍的需求,大多數人只要你清楚解釋,都能理解。你可以這樣說:「我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來清理思緒和充電,請理解這不是針對你,等我準備好後會聯絡你。」 保護好你的私人空間。注意防範「偷窺者」——那些在你輸入密碼或敏感資訊時站得過近的好奇旁觀者。如果有人一再侵入你的私人空間,那就是粗魯行為,你應該大聲反對,甚至以同樣的態度回擊。手機小偷常常分工合作:一人偷窺你的密碼,另一人趁你分心時搶走你的手機。使用防窺隱私屏,可以防止他人從側面窺視你的螢幕,這是一項非常有效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