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合理預期標準

隱私法,如同大多數法律領域,越深入探討便越複雜。但若要記住一個黃金法則,那就是:法律僅在當人對隱私有合理預們期時才予以保護。

如果你主張前任情人、你的老闆或警察侵犯了你的隱私,法官或陪審團在審理此案時關鍵的問題是:這種侵犯是否以一個理性人認為已超過界限的方式發生。

那麼,什麼才算是合理呢?這正是問題變得棘手之處。法律並非憑空存在,而是社會規範、政治與技術的產物——而這些事物不斷變化。這意味著,作為社會,我們認為的「合理隱私預期」也在不斷變化。

我們的家是我們的庇護所。在私人住所內發生的事幾乎都屬於合理預期的範疇。家是我們休息、從生活重擔中恢復活力的地方,是我們培育與保護家人的所在。在美國,私人財產作為一種法律概念享有極高地位。

然而,家庭中的數位助手和監控攝像頭正模糊著合理隱私預期的界線。在某些情況下,外人及警方甚至可以在無搜查令的情況下存取這些裝置,例如在緊急狀況下或當設備處於明顯位置時。

公共空間則有所不同。一旦離開家門,法律認為理性人應降低對隱私的期望。當其他人能看到或聽到你在做什麼時,你就無法指望他們會視而不見或充耳不聞。

然而,即便在公共場所也有例外。若有人在咖啡館看見你在閱讀這本書,不能說他侵犯了你的隱私;但如果他靠近偷窺你在邊緣記下的筆記,那就算是逾越了界限。同理,若有人僅僅看你走在街上,無法認定其侵犯隱私;但若一個陌生人跟蹤你數小時,則屬於不合理,應該引起警方介入。

在現實世界中,這些情景往往相當模糊。例如,你的老闆是否有權監控你在公司電腦上處理的公司郵件?當然可以;但他有權監控你在個人手機上處理的私人郵件嗎?絕不可以。然而,如果你在個人手機上查看私人郵件,但又連接到公司Wi-Fi呢?你懂了吧?這就變得頗為棘手,法官和立法者必須在這種情況下判斷什麼是合理的。

通常,法律會尋求一個中間地帶。警方若有合理懷疑,可以搜查你的口袋和車輛,但沒有搜查令就不能翻查你的手機。情侶可以在未經允許下秘密跟蹤你,但卻不能在你的車上安裝GPS追蹤器。雇主可以監控員工,但通常無權監控員工如何使用私人設備。商店可以利用攝像頭防止盜竊,但在大多數州,試衣間內禁止裝設攝像頭。

這裡最大的教訓是,你絕不可忘記社會認為合理的標準是不斷變化的。隨著人工智慧、DNA圖譜和雲端運算等技術越來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隱私規範也將以驚人速度改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務必謹慎應對。

如何談論合理隱私預期隱私法的黃金法則在於:只有當人們對隱私有合理預期時,法律才予以保護。如果你主張有人侵犯了你的隱私,法官或陪審團最關注的問題是,該侵犯是否以社會上理性人認為超出界限的方式發生。 *「合理」的標準是不斷變化的。*隨著人工智慧、DNA圖譜和雲端運算等創新技術日益融入我們生活,預期隱私規範也會迅速轉變。

如何保護你的隱私: 切勿將手機密碼告知非極為可信的人,包括朋友和親人。不到六十秒鐘,就有人能在你的手機上安裝一款「隱形」網絡跟蹤應用,該應用能實時記錄並共享你的按鍵、照片、視頻、簡訊、社交媒體活動和位置。這些應用一旦安裝,完全無法察覺且難以移除,除非換新設備,否則你將一直處於風險之中。 在咖啡館或酒吧遠程工作或許是一種奢侈,但請注意:當你連接公共Wi-Fi時,你的設備極易受到攻擊。把公共Wi-Fi想像成一個骯髒的加油站廁所——最好僅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如果在外必須連線,請使用手機的個人熱點功能,或至少使用VPN,這樣你的連線就能更安全地免受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