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我們的身體是神聖的
每個人都有權自行決定誰可以看見和觸碰自己的身體。這不僅僅是某種文化的現象,而是一項基本人權,這項權利是不可侵犯的。
然而,進入2000年代初,我們所有的手機突然變得極為先進,現在每個人隨身攜帶著高品質的相機和錄影設備。這一技術轉變,加上線上色情業爆炸性成長成為數十億美元的產業,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身體隱私的認識。
其中最令人憂慮的例子之一,就是所謂「報復性色情」:當某人與他人私下分享一張性露骨的圖片或影片,而該圖片隨後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廣泛傳播,造成對信任的巨大背叛。
首先,這不應被稱作「報復性色情」,這個詞彷彿暗示受害者做錯了事,因而應受報復。隱私律師丹妮爾‧西特朗主張,應稱之為「非自願色情」,以強調這一罪行的本質:某人的權利在於按照自己的意願展示自己的身體,但這一權利卻被侵犯了。「報復」意味著懲罰不法者,但在此情形下,唯一的不法者是那些剝削這些圖片的人。這是侵犯,而非報復。
這已不是1990年代。如今,人們在戀愛關係中經常分享露骨的圖片,不論年齡,即便你自己不這麼做。
寄送一張性感照片是否有時會讓發送者事後後悔?當然。是否存在某些情境下,寄出那種圖片正是判斷失誤的極端例子?絕對如此。人們當然應該在寄出此類圖片前運用常識並保持高度謹慎。
然而,無論在何種情境下,都無法合理化那種讓你裸體被成千上萬陌生人觀看的極度羞辱感。西特朗指出,說某人在與親密對象分享裸體照片前應該更謹慎,彷彿在告訴受害者她們的裙子太短或沒有受到傷害一樣,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如果有人發送一張他們自己的性露骨圖片給你,或同意與你錄製影片,這絕不意味著他們也同意你將其分享出去。這類侵犯行為愈來愈普遍,可能對受害者的心理與身體健康產生深遠影響,甚至毀壞他們的職業前景。
這場危機主要影響女性。在眾多主辦非自願色情圖片的網站中,大約98%的圖片都是女性的,許多還包含受害者的姓名或其他個人識別資訊。不過,也不要以為男性不會受到影響,近年來聯邦調查局已發現受害者中包括男性甚至年幼男孩的案件顯著上升。
在現代社會,不分享未經同意的露骨圖片是一項道德與倫理上的責任。
此外,許多非自願色情事件的發生,受害者甚至毫不知情。如今,我們的法院正處理越來越多涉及受害者被秘密錄像的案件,這些錄像往往來自於伴侶家中安裝的隱藏式攝影機。在韓國,問題蔓延得如此嚴重,2018年有數萬名女性走上街頭抗議公共廁所等場所猖獗的偷拍色情。另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是「性勒索」——受害者收到自己的圖片,並伴隨著威脅:若不支付贖金,這些圖片將被分享給家人及雇主。
這些罪行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可能是毀滅性的,並蔓延到他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雇主可能會因在背景調查中發現露骨圖片而拒絕僱用某人,擔心影響公司形象;未來的伴侶可能因害怕社會污名而避而遠之;甚至有些受害者最終走向自殺。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目前已有數位解決方案。可以大規模下架非自願內容,每張圖片或影片都有一個獨特的「哈希值」指紋。受害者可以識別與自己內容相關的哈希值,並與倡導組織合作,從網路上移除這些內容。還可以將這些哈希值加入熱門平台的「禁止發布」名單中,作為預防措施。這雖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但通過定期監控,可大幅降低不當內容被他人瀏覽的機會,幫助受害者重拾正常生活。
此外,從法律角度看,許多前線隱私權倡導者認為,非自願色情應納入民權法範疇。這將對違法者建立更明確的懲罰與起訴指引,為執法機關提供更佳指導,同時也彰顯這些侵犯行為在道德上的嚴重性。
如何談論身體隱私: *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能接觸自己的身體——誰可以看見或觸碰。*非自願色情可能對受害者的心理、身體健康以及職業前景造成毀滅性影響。在現代社會,絕對不應該隨意分享戀人發來的露骨圖片,這是一項道德與倫理上的責任。 如果有人發送一張他們自己的性露骨圖片給你,或同意與你錄製影片,這絕不意味著他們同意你將其分享出去。
如何保護你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 如果你懷疑自己可能成為非自願色情的受害者,有許多組織配備專業團隊可以提供協助——其中一些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及相關服務。網絡民權倡議組織(Cyber Civil Rights Initiative, CCRI)便是其中最傑出的之一。 如果你是家長,請預期必須與孩子討論非自願色情的危險。如今,有關寄送圖片、接收圖片,以及當孩子得知有人未經同意分享他們的圖片時該如何應對,這些都已成為數位時代家長「談話」的一部分。